2024年12月17日,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工會策劃了一場文化之旅,帶領工會會員工參觀第39屆秦淮燈會白鷺洲公園《上元燈彩圖》非遺藝術展。

秦淮燈彩,亦稱“金陵燈彩”或“南京燈彩”,2007年入選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擁有1700多年歷史,早在東晉時期,南京地區(qū)就已出現了有關燈彩的文獻記載。鼎盛時燈彩品種達300種之多,有“秦淮燈火(彩)甲天下”之美譽,一直影響至今。秦淮燈彩融合了中國傳統(tǒng)紙扎、繪畫、剪紙等多種藝術精華,結合木工、漆工、彩繪等多樣工藝,形成了獨特的技藝特色,展現了民間燈彩從自然之火、生活之火、祭典之火演變?yōu)樗囆g之火的歷史進程?!渡显獰舨蕡D》描繪了明朝上元節(jié)的繁華,象征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。畫作展現了明代節(jié)日慶祝的熱鬧場景,燈籠高掛,花燈爭艷。在白鷺洲公園的展覽中,此畫卷通過六大主題區(qū)——瑞獸鬧春、魚躍福運、鳥語花香、上元燈市、蝶舞鹿悅和十里燈街,為參觀者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體驗。


夜幕降臨,園區(qū)的燈光營造出夢幻般的氛圍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栩栩如生的龍形燈籠,仿佛即將騰飛,龍鱗在燈光下閃爍。不遠處,一座華麗拱門裝飾著花卉圖案和懸掛燈籠,柔和的燈光灑落在游客身上,讓人感覺步入童話世界。拱門上的花朵和扇動翅膀的蝴蝶圖案細膩逼真,蘊含古老故事。公園里隨處可見古裝讀書人形象的花燈,勸人向學奮進。可愛的龍寶寶吹著鼻涕泡熟睡燈籠穩(wěn)坐水中央,周圍環(huán)繞眾多粉色蓮花燈、錦鯉、魚童,而荷葉燈則靜靜漂浮水面,宛如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,其光芒與水中倒影相映成趣。碩大桃花樹上綻放的粉紅花朵如同少女羞澀的臉龐,正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”,將春日美景帶入寒夜,美不勝收。
通過此次工會活動,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職工們不僅領略到了中國傳統(tǒng)技藝的非凡魅力,也在輕松愉快的環(huán)境中增強了團隊凝聚力。大家一致認為,這樣的集體活動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,也為大家?guī)砹嗽S多樂趣和啟發(fā)。本次活動還有助于激發(fā)愛國熱情,增強文化自信,讓教職工們進一步認識到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