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代表團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,成功舉辦了以紫砂、昆曲和書法為主題的“中國文化周”活動,向英國師生和當?shù)孛癖娬故玖酥袊鴤鹘y(tǒng)文化的獨特魅力,進一步促進了中英文化交流與合作。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、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、南京大學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長何成洲參加活動。
當?shù)貢r間2025年2月25日下午,謝菲爾德大學副校長馬爾科姆·巴特勒博士(Dr Malcolm Butler)會見代表團,孔子學院英方院長安迪·巴克(Andy Barker),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、中方院長王詠等出席見面會。巴特勒副校長和巴克院長對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,雙方互贈禮物,并就中西文化交流與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
會后,“中國文化周”正式拉開帷幕。在主題為“昆曲:一種最古老也最先鋒的戲劇”的活動中,何成洲介紹了昆曲的歷史、行當、服飾、唱腔及當代實驗性創(chuàng)作。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、發(fā)展與校友辦公室主任、昆曲研究中心副主任范麗甍以現(xiàn)場交流互動以及調查問卷的形式豐富了講座內(nèi)容。特邀表演嘉賓徐玉雋博士帶來了精彩的昆曲表演,并就昆曲的唱腔和身段表演對在場觀眾進行了片段教學,現(xiàn)場掌聲不斷。

另一場主題為“茶·陶·墨——中國紫砂文化的跨媒介審美”的活動,由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、紫砂基地執(zhí)行負責人袁帥主講?;顒臃譃椴杷圀w驗、學術講座和紫砂泥塑教學三個板塊。活動的參與者們從理性層面上理解了紫砂文化根植于茶文化傳統(tǒng),成就于陶藝之美而旁涉于筆墨藝術;從感性層面上體驗到了茗香與泥質的美感,增進了對紫砂文化的理解與熱愛。

第三場主題為“中國書法的筆墨意蘊”的活動,由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,江蘇省直書法家協(xié)會主席黃正明主講。活動由理論講座、書寫體驗與創(chuàng)作現(xiàn)場觀摩三部分構成。參與者們體驗了枯濕濃淡的墨色魅力,理解了詩書印三絕的審美境界,見識了筆走龍蛇的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。在歡聲笑語和紙墨飄香中,“中國文化周”圓滿落下了帷幕。

活動結束后,英國學子與當?shù)孛癖娂娂娤虼韴F成員表示感謝,并表達了進一步學習中國文化的強烈愿望。南京大學藝術學院與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期待未來將繼續(xù)加強合作,推動更多文化交流項目,為全球文化多樣性貢獻力量。
此次“中國文化周”的成功舉辦,不僅是一場文化的盛宴,更是中英友誼的生動見證,為未來雙方在文化、教育等領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。